news-
资讯动态
当前位置是:首页 > 资讯动态

瞄准国际和国内石油化工技术发展

点击量:967次 | 2024年03月28日

特约记者李守苓本报记者于春林齐鲁石化公司充分挖掘内部科技潜力,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走自主搞开发和创新求发展的两条线,从而拓宽并趟出了一条企业靠内涵发展的新路子,做大做强了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  

瞄准国际和国内石油化工技术发展,抢占制高点。近年来,国内外成品油质量不断上升,国内和国际对原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内外通用的原油脱水脱盐工艺技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然而这项高难技术在世界上始终没有解决。瞅准这一世界制高点,齐鲁石化公司整合自身科技力量,由该公司研究院牵头,组织公司炼油厂精兵强将,从2001年开始,自主搞科研开发,开始进行超声波强化原油破乳技术的实验室研究,2003年6月在齐鲁石化炼油厂常减压装置一级点脱盐上进行了超声波强化原油破乳工业实验并获得成功。2004年11月份又在常减压二级电脱盐罐上进行了试用,2005年在1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进行了工业应用。这项历时5年自主研究开发的新技术,已经获得4项中国专 利授权,并申请了一项国际专 利。该技术在3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工业应用后,仅节约破乳剂费用和节省电耗两项,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高达420万元,间接效益更是喜人。专家称,该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尤其在千万吨大型炼油厂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将为世界炼油工业破乳带来一场新的革 命。  

盯住国内外市场需求自主搞科研开发。目前,高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走俏,正在大量替代聚氯乙烯塑力缆,该公司盯住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走向,尽快抢占国内外电力电缆市场。从2003年组织公司塑料树脂所、塑料厂、氯碱厂的科技人员,开足马力自主开发,终于与2004年3月开发成功,并顺利通过了鉴定,新产品经国内数家电力电缆绝缘生产厂家使用,技术性能抢占了国内技术制高点,成为国内外新一代替代产品。  

盯住企业生产存在的难题自主搞科研开发和技改。该公司环氧氯丙烷装置是1988年从日本引进的,装置长期存在着蒸汽消耗偏高、废水COD排放量超标、产品收率偏低等难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公司组织具有科研能力与生产经验的科技人员,经过一年多的科研攻关,终于成功开发环氧氯丙烷节能减污新技术,原料丙烯的消耗降低了4.7%,蒸汽消耗降低了14.9%,污水COD排放量降低了53%,生产能力每小时提高了15%,这项投资仅713万元的新技术,每年可获得2300万元的经济效益。  

编辑点评:创新是企业生命力所在于春林莎士比亚说过:“聪明的人善于抓住机遇,更聪明的人善于创造机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要取得成功其关键所在就是要提高“创新能力”。不创新的后果就是失败。无论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金钥匙。国外管理学者指出:企业竞争的时空,已经从1990年的信息时代走向2000年的创新时代。今天的创新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投入,齐鲁石化公司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C003)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点击屏幕右上角“···”
选择"转发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电话
138-4926-6688
二维码

扫码关注

留言